多元艺术家柳春水艺术简介
图片
(原)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电视台《走进彩墨空间》文化专题片特邀执行编导 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暨勋章获得者图片
《鼓浪屿之声》
柳春水
为了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我的一位做电视导演的朋友,准备筹拍一部反映南昌起义军撤退到广东海陆丰这段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朋友盛邀我随他到深圳文化电视制作公司,帮助他挑选演员和选择拍摄外景地。
我们从深圳启程,一路南行,一边挑选演员,一边选择拍摄外景地。
图片
我们首先来到海陆丰,在当地的朋友热情地接待下,我们参观和走访了当年起义军途经海陆丰的一些地方,挖掘了起义军的一些故事作为拍摄素材。海陆丰位于广东东南沿海,有红石湾和碣石湾组成,与香港隔海相望。起义失败后,部队撤退到此地,在海陆丰的“流沙镇”,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流沙会议”。我们在这里寻找历史遗迹,选择拍摄景位,收获极大。
同时,我们在当地朋友的热情款待下,还品尝了海陆丰的特色小吃。有当地名吃“猪肠粿”,是一种类似于肠粉的食品,但用料更加丰富多样,包括有腊肠、青菜、豆芽、猪肉等;还有白粥杂咸,这是当地人早餐常喝的一种白粥,搭配一些小干鱼,味道非常鲜美。我们在海陆丰初步完成了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准备开赴下一站。
图片
我们下一站的工作地点在厦门,我随剧组乘车前往。从海陆丰到厦门的路况很好,一路上我们从车窗望去,海陆丰的著名风光尽在眼前。有“金镶银滩”,远望海水清澈碧蓝;行至“红海湾”,正值落日时分,远远望去那海上的落日是何其壮观,这一刻的景色非常迷人,令我留恋。
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即将进入厦门地界,而此时的厦门已是华灯初照。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厦门,不知从哪个方向行驶路途更准确。如果是在当下,就可以打开手机定位确定路线,可那是20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的手机功能只有电话和短信,看如今电子产品发展之迅速,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图片
我们只好将车停靠在路旁,下车向一位途经此地的骑车行人问路。借司机问路的机会,我们也正好下车,舒展一下经过几个小时路程的疲劳四肢,此时我们的腿脚皆已僵硬酸胀,稍加活动方感觉好些。
我看到那位骑车行人和司机交谈着,从面部表情上看他非常热情,但很难听懂他带有闽南方言的普通话。好在我们的司机是汕头人,只见司机一挥手,让我们全体上车。我看见那行人骑着他的轻骑在我们前面行驶,此时我好像明白他们刚才说的是什么了,看来骑车行人要给我们带路!
图片
我们行驶了大约一刻钟,在一座大桥的入口处停下。这是进入厦门市区必经的大桥,桥上方有四个大字——“海沧大桥”,是由江泽民所题写。我们停下车,司机从车里走下来,从钱包里拿出一点钱,给那位领路的骑行人向他表示感谢。出乎预料的是,竟遭到了对方拒绝,骑车行人还讲了一些带有闽南方言的普通话,像是说“不客气”的意思。
此时,我想起多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个小品《问路》,小品反映出问路是要收费的。我也听过一些曾经到其它省市地方的朋友讲,在当地问路是要收费的,而现在厦门的现实环境中,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场景,另一番情境!就在此时,我发现我已深深的爱上了厦门这座城市,更爱上了厦门人!
我们穿越海沧大桥进入厦门市区,一路上我们都是开着空调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此时我们关掉空调,打开车窗,想透透空气。车窗外飘进来的是带有湿润的空气,此时的厦门正值暑期,温度还算可以,坐在车上透过车窗向外观赏厦门的市容市貌,只见高大的“凤凰木”耸立于厦门市区的街道两旁。这是厦门的市树,它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树冠广阔,叶形独特。据说每年5月至6月凤凰木开花,花色鲜艳,如火如霞,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错过了开花的时节。
图片
此时,我们开车行驶在思明区鹭江道上,一座摩天大厦耸立在我们眼前。看那流线型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它成为滨海天际线的视觉效果;此大厦面向鼓浪屿及厦门西海域,在光影的照射下呈现出动态效果。这里的夜景非常迷人,我们在夜幕下的光影中穿行在市区,大约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了厦门四十四桥,桥体设计非常巧妙,设计师将岸边的礁石、桥下的海水与桥体本身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美!桥面曲线优美,仿佛是一条游龙在碧波中荡漾,穿梭于海面之上。站在桥岸上,可以一览鼓浪屿这被称为“钢琴之岛”的全貌。
图片
我们将车存放好,步行登上桥岸边,此时一阵海风吹来,顿时感到全身清爽,几个小时的路途劳累一扫而光。远望着鼓浪屿“钢琴之岛”,感慨万千,此时岛上显得很宁静,没有其它杂乱之声,唯有海风轻拂,琴声悠扬,岛上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仿佛将人带到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海岛,还是一个音乐的圣殿,在海风的吹送中,将那悦耳美妙的琴声吹向岸边……
图片
这是钢琴伴唱《红灯记》伴奏者就是殷承中
鼓浪屿,这个小岛孕育了无数世界级的钢琴家。这里有大名鼎鼎的钢琴演奏家殷承忠,他演奏的《黄河大合唱》,让人记忆深刻。记得在我青少年时期,那是上世纪70年代吧,我在音乐厅曾观看过由殷承忠钢琴伴奏,由浩亮、刘长瑜两位老师演唱的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当音乐伴随着剧中人物的演唱达到高潮时,殷承忠那特有的钢琴演奏指法,和他那富有音乐韵律的、帅气的符号动作手势,此时又在我的脑海中重现。
图片
忽然,从岛上伴随着海风,传来一曲不急不缓,恰似海浪温柔的一次次轻轻拍打海岸般的钢琴声,琴声好像是一位老年游子,在向你倾诉思乡之情。尤其是乐曲中那句——“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这音符、这旋律、这词意,道出了对亲人的思念,那是一种肝肠寸断般的心底呼唤!
蓦然间,我又联想起于右任老先生的那首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钢琴曲和这首诗,就像两岸和声和谐,同唱一首二重唱——“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于2007年记录,于2024年在陶然阁整理
图片
【多元艺术家柳春水作品汇集】【多元艺术家柳春水画集锦】【柳春水 散文游记】《长白山之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